PLC控制系統是以可編程邏輯控制器(PLC)為核心器件,對工業過程進行控制和監控的自動化控制系統,有靈敏性高、可靠性高、可編程性強等特點,應用于各個工業領域。電器控制系統應用于從家庭到工業生產,從交通到醫療設備的各種場景中。電器控制系統可以實現自動化和遠程控制,提升效率,節約能源,提供較高的防護性。下面跟隨奇峰小編一起了解PLC 控制系統與電器控制系統的5大區別。
1.控制方法
電器控制系統的控制邏輯采用硬件接線,它利用繼電器機械觸點的串聯或并聯構成控制邏輯,布線復雜,體積大,功耗高。系統構建完成后,較難進行更改或增加功能。繼電器的觸點數量有限,電器控制系統的靈敏性和可擴展性受到較大限制。
PLC采用計算機技術,其控制邏輯以程序的形式存儲在存儲器中。改變控制邏輯,需要改變程序,較容易改變或增加系統功能。系統連接點少、體積小、功耗低,而PLC的所謂“軟繼電器”實際上就是存儲單元的狀態,因此“軟繼電器”的觸點數量不受限制,PLC系統的靈敏性和可擴展性好。
2.控制速度
繼電器控制系統依靠機械觸點的動作來實現控制。工作頻率較低,機械觸點也可能發生振動。PLC通過程序指令控制半導體電路,速度快,程序指令執行時間在微秒級,不會引起觸點抖動問題。
3.工作方法
在繼電器控制電路中,接通電源后,電路中的所有繼電器都處于限流狀態,即應該通電的繼電器同時通電,而不應該通電的繼電器由于某些條件的限制而不能通電,這種工作模式稱為并行工作模式。
PLC的用戶程序按一定的順序執行,使每個軟繼電器處于周期性的循環掃描連接中。各繼電器在相同條件下的動作順序由程序掃描順序決定,這種工作模式稱為串行工作模式。
4.計時和計數控制
電器控制系統利用時間繼電器的延時動作進行時間控制。時間繼電器的延時容易受環境溫度和溫度變化的影響,定時準確度不高。
PLC采用半導體集成電路作為定時器,時鐘脈沖由晶體振蕩器產生,準確度高,定時范圍寬。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在程序中設置定時值,修改方便,不受環境影響。PLC具有計數功能,而電器控制系統一般不具有計數功能。
5.可靠性和可維護性
由于電器控制系統使用了大量的機械觸點,它們易受機械磨損和電弧損壞,時間短,系統連接多,其可靠性和可維護性較差。
PLC大量的開關動作由無觸點半導體電路完成,時間長,可靠性高。PLC還具有自診斷功能,可隨時檢測自身的故障并顯示給操作人員,并可動態監視控制程序的執行情況,為現場調試和維修提供方便。